2018年的最后這幾天,小鐺家加入了ofo退押金的浪潮中,排在了第11008533位。
這數字是什么概念?按照線下每個人間隔40厘米的距離來計算,1000萬人排的隊長4000公里,大概相當于從云南騰沖排隊到黑龍江漠河。
看到馬路旁掉了鏈子的小黃車,真叫人唏噓不已。
今天小鐺家在公交車上拍到ofo的狼藉一幕
自2015年啟動以來,ofo小黃車累計向全球20個國家,超過2億用戶提供了超過40億次的出行服務。
小鐺家還記得好友從澳洲拍到的小黃車個個都配有安全頭盔,儼然一副時尚精致的景象。可不到一年ofo就因無人理睬而退出澳洲市場,0.3次的日均使用量表明了澳大利亞人并不買賬。
ofo海外宣傳照,配有安全頭盔
引用張韶涵吐槽大會上的一句話再合適不過:出道即是巔峰,此后一直在走下坡路,一條下坡路走到黑。
而更可悲的是,三年后,連下坡路都沒得走。
2018年9月,因拖欠貨款,ofo小黃車被鳳凰自行車起訴;
10月,被媒體披露退還押金周期延長,引爆全民退款;
11月,被全國多個法院的多個案件中列入被執行人名單,涉及執行超標的5360萬元。
這一套組合拳,拳拳都是重擊。
ofo亡了,共享經濟繼滴滴事件之后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都說共享經濟也亡了,但是幾乎沒有人在意到誕生自中國的又一項環保事業也亡了,這并不意外,因為環保在我們老百姓眼里,始終都是一個抽象的名詞。
ofo是為環保誕生的
環保之死:成也無樁,敗也無樁。
共享單車的出生本身就帶著中國環境嚴重污染的時代背景。“綠色出行,減少碳排放量”曾經只是一句虛無縹緲的口號,而共享單車的無樁屬性讓大家隨時隨地有車可騎,降低了機動車的使用率,真正將口號轉變成了行動。
據交通運輸部報告統計,僅ofo一年就節省了4150萬升汽油。
但也正因無樁,急速擴張的共享單車無處安放,不僅威脅到了城市環境承載力,更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
17年投放的單車,相當于5艘航空母艦結構鋼的重量。有大量的單車流放到城市各處,無法回收。
就這樣,為環保做出的貢獻很快被自己的過失所掩蓋,也漸漸忘記了ofo的環保初衷,大家又一頭扎進了城市的迷霧里。
這迷霧也從始至終籠罩著中國的環保事業,可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就在ofo事件白熱化的時候,另一項環保事業也遭遇重創,甚至會比ofo更早夭折。
那就是舊衣回收箱
舊衣回收箱在中國急速擴張,這一幕我們似曾相識
舊衣回收箱和共享單車一樣,同為公共設施,意在解決城市環保問題,也有相應的時代背景——央視曾報道過關于我國舊衣物丟棄對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并稱一年扔掉半個大慶油田。
明明是一樁好事,可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竟然全是這樣的內容。
除了一樁樁黑幕的爆料,還有賣箱子的廣告。
賣箱子這件事就很奇怪,我們看到的舊衣回收箱不是寫著捐舊衣,獻愛心嗎?有人買回收箱,難道這回玩起了共享公益?
向舊衣回收箱開出第一槍的不是別人,正是央視。
央視《聚焦三農》欄目曝光了汕頭路邊捐衣箱里貓膩多、一些公益組織開展舊衣回收等非法公開募捐活動的行為和亂象。原來大量的回收箱并非正規公益組織安置,而是有人鉆空子騙愛心,將舊衣服二次銷售。
汕頭市政府已經采取行動,沒收大批回收箱
話說回來,即使沒有人惡意造假,舊衣回收箱的命運就會比共享單車好嗎?
并不見得,因為它和共享單車在同一個關鍵因素上出現了問題,那就是經濟。
共享單車死于沒有找到盈利方式,而舊衣回收箱則在于,無法把所有的衣物都用于公益捐贈,在后續的環保處理環節上一旦觸到盈利點,公益就不再純粹,市民無償的捐贈似乎就變了味道。
簡單來說就是,無法給到捐贈者任何關于舊衣服價值體現的反饋,捐完衣服就石沉大海,難免令人憂心忡忡,像曾經的紅十字會事件一樣,很快就會失去公信力。
究其原因是因為環保和公益不能一概而論,而應該環保的歸環保,公益的歸公益。
在這樣的經驗下,互聯網+回收新模式孕育而生,鐺鐺一下聯合德邦快遞,2019年將環保包郵,走進千家萬戶!
環保和公益分開進行,相互激勵
小鐺家一再強調,我們不是公益組織,做的是標準的商業行為。
小鐺家的目標是:讓所有舊物都發揮最大價值。
因此,我們會并且永遠會助力公益事業,將符合標準的舊物送到需要的人手上,以發揮它的最大價值,而投入公益的成本,我們會根據環保回收產生的收益來平衡。
同時,鐺鐺一下的精準捐贈功能會公開需要幫助的貧困小學信息,大家可以自行聯系幫助他們,杜絕任何中介參與,讓公益真正透明。
鐺鐺一下精準捐贈信息之一
首先舊物的環保價值會以碳幣形式直觀體現,碳幣是鐺鐺一下的虛擬貨幣,通過舊物回收獲得。
為什么不直接給現金?
請想象一個畫面,收廢品的大叔推著破舊的板車喊道:“一斤衣服5毛錢”,你把一大包陪伴了你成長的舊衣服放到略帶泥濘的板車上,你堅定地認為你嫌棄它們才會把它們賣掉,它們之后的命運已與你無關,于是拿著3.5元錢轉身離開。
放在30年前,這樣的景象見怪不怪,但互聯網時代給予我們的不僅是物質價值的提升,還有精神價值的傳遞,并且是可持續發展的。
我們希望大鐺家,通過舊物獲得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獎勵。鐺鐺一下通過打造“低碳行為→獲得碳幣及助力公益→低碳商城免費兌換→繼續低碳行為”的循環模式。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并參與到可持續的環保中來。
其次舊物的環保價值會以回收去向體現,把每一份資源都用在刀刃上,舊衣服的命運也將不再神秘。
鐺鐺一下也是經過不斷地失敗和轉型才探索出了今天的環保回收模式。
2018年我們失去了共享單車,傳統回收箱也備受爭議。
但時代就是在不斷地失敗中前進,環保也是在不斷地試錯中前行。
生命不息,環保不死;物盡其用,萬物新生
小鐺家2019年的第一個愿望:就算拿不到ofo的押金,也要讓環保在中國觸手可及!